Hello醫師 (2020-05-19 00:00)
對於易胖體質的人來說,每次進食前,都可能會擔心會不會又吃得太多,導致體重計上的數字不小心又增加了。
雖然大家都知道肥胖(Obesity)是引發眾多疾病的因素之一,但是極端苗條也是一種病態,有些人可能受到普世價值觀的影響,過度控制飲食,引發厭食症(Anorexia)。本文將帶您了解厭食症的產生原因、症狀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。
什麼是厭食症
厭食症全名為神經性厭食症(Anorexia nervosa),屬於一種心理和生理互相影響而引發的疾病,造成其產生原因眾多,主要有以下3種:
- 基因:雖然沒有確切的研究指出,基因對厭食症有直接影響,但是遺傳的「人格特質」,可能會成為引發厭食症的原因之一。另外,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厭食症,其他家族成員獲得厭食症的機會也將提高。
- 心理因素:焦慮(Anxiety)、缺乏自信以及容易受到他人意見左右的性格,是厭食症患者的好發族群。另外,部分心理疾病如,如強迫症(OCD),會使患者因為外在環境所給予的壓力或是觀感,獲得厭食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。
- 環境因素:環境因素往往跟心理因素脫不了關係,五花八門的減肥廣告、世人對肥胖負面觀感,或受到他人霸凌,都可能成為厭食症的推手,而由於青少年對社群媒體相當敏感,又容易受到同儕壓力影響,使得厭食症更容易在青少年上出現。
厭食症的9症狀
聽過哈哈鏡嗎?由於鏡面曲面的變化,站在鏡子前所映照出的自己,可能出現高矮胖瘦等不同樣貌,而在厭食症患者的眼裡,不管看任何鏡子,可能都會產生「天啊!我也太胖」的想法,他們可能對自己的身材強烈不滿,對「瘦」產生了扭曲的執念與意象,並且對吃這件事充滿罪惡感。
以下為9種厭食症可能產生的症狀:
- 體重過瘦卻不自覺,甚至遠低於BMI值18.5的過瘦標準。
- 刻意斷食,但並非基於有嚴謹研究的間歇性斷食;即便有進食,吃的量也相當少,並且會強烈避免自己攝取高糖分或高脂肪的加工食物。
- 為了讓自己的體重更有效的下降,厭食症患者可能會購買減肥藥,除了體重降低外,也可能因為藥物的副作用,而引發其他併發症。
- 可能經常感覺到頭暈、皮膚乾燥,或是出現掉髮的情況。
- 女性厭食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停經症狀。
- 由於運動是常人認知對於減肥有效的方式,但厭食症患者可能會做超出人體負荷的運動量,以求體重減低。
- 厭食症患者可能會使用利尿劑和瀉藥,加快排出身體中的尿液和糞便,以求最大化的減低自身重量。
- 出現便祕(Constipation)或是腹痛的症狀。
- 精神渙散且有失眠情況。
厭食症對身體造成的影響
進食是身體獲得營養的重要途徑,吃的不夠,除了供給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的營養減低,也會減緩能量的產生,讓厭食症患者變得虛弱、缺乏活動力,在嚴重缺乏營養的情況下,會對大腦或腎臟等器官所造成的損害。
即便在之後控制住病情,其損傷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復,在精神疾病當中,厭食症的致死率為位列前茅。以下為厭食症的相關併發症:
- 貧血
- 骨質疏鬆
- 肌肉流失
- 停經
- 睪固酮減少
- 電解質異常
- 腎臟問題
厭食症的3種治療方式
一般來說,厭食症幾乎沒有有效的預防方式,但是如果您發現朋友或家人有不吃東西或體重過輕等厭食症的情況,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,可以減低厭食症對身體的危害。
關於厭食症的治療方式,需要同時從心理和生理方面著手,而且並不像感冒一樣,可以數天內就馬上改善。一旦痊癒後,如何維持穩定的進食習慣,是相當重要的課題,否則仍然可能因為壓力,造成情緒波動,導致厭食症復發。以下為相關治療方式:
- 補充營養:如果患者處於嚴重營養缺乏的情況,住院後會先讓患者吊點滴以及補充所需的營養素,雖然無法根除厭食症的「因」,但是可以降低厭食症所造成的「果」,為了避免患者拒絕進食,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,可能會使用鼻胃管餵食。
- 心理治療:心理治療最困難的一環,往往是讓患者認知到自己有病在身,需要別人的幫助。厭食症的治療除了有針對患者個人的治療方式外,家人的陪伴與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一般來說,認知行為治療(CBT)是治療大多數心理疾病常用的方式,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低自信心與其他負面心理,從而建立進食的正面印象,重燃吃的慾望;而對於未成年的厭食症患者來說,家庭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,透過監護者觀察並管控患者的飲食,達到維持營養和恢復體重的效果。另外,也有種稱為小組治療的方式,透過厭食症患者的彼此互動,而加強治療的效果,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可能引起患者的比較行為,彼此搶著當最瘦的,因此詳細的做法,仍有賴於醫師的專業判斷。
- 藥物治療: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直接治療厭食症,但是視情況使用抗憂鬱藥物,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,對於病情可能有所幫助。
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