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鬱是懦弱?當周邊有憂鬱症患者時,總是要患者想開一點、要多運動。
但對憂鬱症患者來說:「我知道,但是我做不到」,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教授表示,憂鬱症是腦部疾病不是懦弱的表現,是腦部發炎需要好好接受治療;也提醒患者當心情不好時不要做人生重大決定。另外,建議親友應「傾聽、支持、陪伴、轉介」。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、新北市立圖書館在舉辦「正向樂觀心理健康」公益系列講座《卅六》,第一場講座邀請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教授主講「活出自我心理健康」。 面對憂鬱親友,你不該說的七句話:
一、誰都會心情不好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二、加油,好嗎?快點振作起來。
三、你就是太敏感了,神經大條一點就沒事啦。
四、你以前不是這樣的阿!怎麼變了一個人?
五、怎麼整天懶洋洋,是想偷懶吧。
六、你怎麼又來了,真是受不了。
七、去做點什麼阿!這樣對你比較好。醫師提醒,不妨給予「傾聽、支持、陪伴、轉介」就好。
憂鬱症的造成原因:
一、遺傳:家族研究、雙胞胎研究、領養研究、憂鬱症的家族史。
二、生物因素:身體疾病、腦部退化、腦血管梗塞、藥物、濫用或依賴物質。
三、中樞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: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、多巴胺。
四、早期的發育:兒童時期父母不和、兒童虐待。
五、人格:神經質、自卑、悲觀。
六、環境因素:最近發生的生活事件(挫折、失落、財務、家庭問題、重大的變化等)、壓力、缺乏社會支持、不良的人際關係。
憂鬱的類型:
一、正常的情緒與哀悼;
二、適應障礙合併憂鬱情緒;
三、輕鬱症;
四、重鬱症;
五、躁鬱症;
六、非典型憂鬱症;
七、季節型憂鬱症;
八、產後憂鬱症。
憂鬱症的九大症狀:
一、憂鬱情緒;
二、興趣與快樂減少;
三、體重下降(或增加),食慾下降(或增加);
四、失眠(或嗜睡);
五、精神運動性遲滯(或激動);
六、疲累失去活力;
七、無價值感或罪惡感;
八、無法專注,無法決斷;
九、反覆想到死亡,自殺意念、企圖或計劃。
憂鬱心情的描述:
一、傷心、難過、鬱悶、失望、沮喪;
二、快樂不起來、哭不出來但心中很苦;
三、活得沒感覺、麻木、生命失去意義;
四、鬱卒、失志、心不清、阿雜、心頭悶悶、心酸、心肝頭(胸坎)綁綁(煩、不爽快)。
當心情憂鬱時不要做重大決定。擁抱喜樂五部曲「放、離、紓、轉、正」,忘卻藍色憂鬱,迎向彩色陽光。冷靜沉澱,「放」鬆深呼吸;隔絕刺激,暫「離」現場;適度「紓」解,不要過度壓抑;「轉」換心境,放下成見;「正」向思考,持同理心。
【記者鍾佩芳/台北報導】2018年7月9日 上午12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