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見/每天記錄開心事,找到你的快樂日記

2015/8/1 遠見雜誌文/黃漢華你快樂嗎?當壓力大到心情鬱卒,你如何尋找快樂,宣洩不愉快的情緒?大吃一頓?大肆血拼?還是旅遊?「快樂其實就在日常生活裡!」耕心療癒診所院長林耕新如此表示。治療心身症有27年經驗的林耕新發現,許多人刻意去做某件事,期待藉由外力解除壓力,但吃喝、購物、旅遊,雖然能換來一時的幸福感,卻未必能真正紓解壓力。他認為,壓力是生活中的一環,無法消除,尤其在高度競爭的社會,壓力隨伺與共,因此,學習面對壓力、與壓力共存,比紓解壓力更重要。而看待壓力的態度,可以決定一整天的情緒。 
記錄快樂 比吃藥有效從病人身上,他發現壓力來自於「後悔過去、擔心未來、不看現在」,因為丟不掉心裡的包袱,等於蓋了一座「心靈的牢籠」,難以放掉自己,內心缺少自由。林耕新將心靈比喻成冰箱,長期累積的壓力就像一盤盤放在冰箱許久、早已腐敗的菜餚,每當想起壓力來源,有如端出這些爛掉的菜餚,重新一一檢視,其中的顏色、氣味、型態,自然令人不悅。由於丟不掉壓力的根源,腐敗的菜端進又端出,於是,冰箱空間塞滿了垃圾,堆積許多,空氣不能對流,即使放進珍貴的龍蝦、鮑魚,不久也會受影響,跟著腐敗。由此可見,丟掉心中腐敗的菜,才能找到快樂。林耕新從問診中發現,病人敘述心情狀態,常常是「差不多」「不好」「還好」等籠統字眼。他心想,假使每天記錄心情,就能知道其中變化,也可分辨負面情緒,學習正向思考。於是,他想出一個方法:每天早上、下午、晚上三個時段,各找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,如此重覆,多多練習,可以讓大腦拋下糾纏已久的負面情緒。他這樣教導病人,果然療效比藥物要好。2000年,他擔任高雄市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,到長青中心找了14名有憂鬱傾向、服藥、失眠的長者,要他們寫「快樂日記」,每天記錄三件快樂的事,再以一到十分,計量:稍微快樂、普通快樂、非常快樂,當成快樂分數。他把長者分成三組,彼此監督。一開始,大家不是找不到、寫不出來,就是寫下許多不愉快的壓力事件,後來,漸漸有人找到快樂的事,寫了下來。接著,三個組都開始記錄,就這樣,算出一天、一週、一個月的平均快樂分數。 
受困心靈牢籠 也能找到出口「快樂分數要自我比較,」林耕新舉例說,若是上週平均快樂分數為5.6分,本週只有4.5分,不妨想想是那些事把分數拉低,同樣地,如果分數提升,也可以尋找那些是快樂的事,多多去做,負面情緒就能轉變。「你昨天幾分?」「我希望得到九分,」實驗的八週期間,長者互相詢問對方的快樂分數。有年長者發現,見到孫子的那一天,快樂分數就會增加,因此,她規定自己每週要帶孫子到公園三天,數月之後,祖孫相處的快樂時間,也幫助她停掉長期服用的藥。「我現在發現快樂的事多到寫不完!」一位菜販這樣告訴林耕新。原本她總抱怨丈夫、媳婦,也找不到快樂的事。經過兩年練習,如今,她看到路上綻放的野花,都覺得高興,家人關係也改善不少。林耕新的快樂日記簡單易學,又不必花錢,得到高雄市衛生局認同,2013年,高雄市政府發起「提升國家快樂力,從自己做起」,教導民眾嘗試每一天尋找快樂,值得你也來試一試。【快樂日記這樣寫!】
1. 每天找三件快樂的事
2. 計算每天、每週、每月的平均快樂分數  
資料來源
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50801/536503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