罹患「廣泛性焦慮症」卻不自知!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警訊

2018/07/11 · 作者 / 黃偉俐 · 出處 / Web only

 根據美國的調查,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約占人口2~3%,女性得到的機會是男性的1倍。在台灣有很多廣泛性焦慮症患者,也就是俗稱的「厚操煩、愛緊張」。而依我的臨床經驗,假如父母中有1人罹患廣泛性焦慮症,遺傳的機率約有一半,換言之,2個小孩中就有1個可能罹患廣泛性焦慮症。 

認識廣泛性焦慮症

 廣泛性焦慮症會影響生活品質、人際關係,不僅病人自身,對家屬、醫師都會造成困擾。原因在於症狀多,像是睡眠障礙、心悸、胃脹、腸躁、頻尿,還會影響自主神經的肌肉系統,尤以肩頸緊繃、頭痛最常見,必須經常跑醫院做檢查;情緒上煩躁易怒,未妥善治療的話,長期下來會導致憂鬱症或恐慌症,帶來更大的問題。 許多人把上述症狀稱做「自律神經失調」,事實上,自律神經失調只是廣泛性焦慮症主要症狀之一,其它症狀還包括自主神經肌肉緊繃、睡眠障礙、情緒及認知困擾等,都是因為腦神經緊繃而引起擔心、焦慮;因此,別把自主神經系統的肌肉緊繃(如緊繃型頭痛)或情緒問題、失眠都歸咎於自律神經。 有些醫師習慣把廣泛性焦慮症稱為「身心症」(Psychosomatic Disorder),不過,傳統上,身心症是指情緒、心理造成的身體狀況,例如緊張與誘發氣喘、胃潰瘍有關,性子急、求完美與心肌梗塞、換氣過度有關。我認為,這是舊名詞、舊觀念,造成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。 

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

 歐美國家針對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準則:患者出現過分擔心、焦慮長達6個月,而且明知道是憂慮卻難以控制,假如不符合這2項必要條件,就排除廣泛性焦慮症的可能。 然而,我在門診中發現,大部分的廣泛性焦慮症患者認為,自己沒有過度擔心、焦慮,甚至說:「沒什麼好擔心」、「一點都不會焦慮」,但是坐在一旁的家屬卻頻頻點頭,似乎恨不得跳出來說:「你明明就有焦慮緊張」、「大家都活在你的擔心裡」。 台灣的焦慮症患者對擔心、緊張習以為常到自身無感,有時連家人的抱怨都不當一回事,因此,若用歐美的診斷準則,不一定行得通。我依照平常看診經驗及對社會的觀察,列出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常有的行為特質: 

1.對生活的人事物充滿不安全感

 常見的狀況之一,像是睡在沙發上,等家人都回來才肯上床,但上床後卻嚴重失眠。

 2.急著把事情做完,忽略疲倦感

 我在門診經常會問:「假如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去做5件事情,你會怎麼安排?」廣泛性焦慮症病人的答案是:「盡快把5件事情一口氣完成,誰知道等一下還有什麼事。」 早上做3件事,吃午餐後,下午再做2件事,不好嗎?沒做完,不能改天做嗎?急著做事情會使腦神經緊繃,自律神經也跟著失調,情緒緊張、身體疲倦,晚上也睡不好。 

3.要求完美、更好,給自己壓力

 焦慮症病人常花太多時間、力氣在擔心,例如堅持不外食,洗菜2小時、洗碗2小時,既讓自己勞累,也影響家庭互動。 另外,許多上班族抱怨壓力太大,經仔細詢問過後,發現工作壓力其實是自己造成的,希望有更好的成績,甚至非得要第一名,往往活在「不夠好」的莫名擔心裡,但自己覺得這是應該的,所以不認為是擔心,忽略了焦慮的感受,直到開始出現憂鬱症狀才來就醫。 

4.花太多的時間、力氣卻覺得是應該

 有些人上班時間長,甚至半夜11點接到客戶電話,還會跑出去幫忙,導致晚上難以入睡。舉例來說,一名個案平常在做生意,晚上無論多晚都會接電話,問他在擔心什麼?他說:「我不會擔心啊!只是覺得沒接到電話會損失客戶。」 我努力說服他,試著在8點以後將手機關機;2周後,既沒影響生意,也改善了睡眠、焦慮症狀。

 5.擔心、焦慮引發人際關係緊張,抱怨別人不配合

 曾遇過一位媽媽,女兒帶著孫子從國外回來,照理來說應該是快樂的事,她卻天天睡不好,認為自己應該要打掃、煮飯,女兒說:「到外面吃就好」,媽媽反而不快樂,覺得讓她們出去吃,自己會有罪惡感。 有些妻子則是要求丈夫每天吃十幾顆保健食品,丈夫不配合就生氣,甚至會希望全家人都乖乖聽她的話。 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標準,除了無法控制的擔心、焦慮之外,還要在下列6項症狀中符合3項: 

1.坐立不安,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

2.容易疲勞3.注意力不集中,腦筋一片空白

4.易怒

5.肌肉緊繃

6.睡眠困擾,包括難以入睡、睡著後無法保持良好睡眠、覺得睡不飽

 精神醫學界開始關注廣泛性焦慮症的時間並不長,近20年來,醫師除了需要改善診斷方法外,還要學習使用能夠有效調整擔心、焦慮的藥物,再配合認知行為治療,幫助病人調整長期累積的想法和習慣。 第一步要與「無感」、「怕看精神科」的病人溝通,因為他們通常抱持「頭痛醫頭、胃脹醫肚子、失眠吃安眠藥」的觀念,卻沒想到不舒服的來源可能是焦慮症。 很多人說我是專治疑難雜症的精神科醫師,好像什麼病都可以來找我,但其實我只是偏好研究焦慮症,也希望透過文章讓大家懂得看對科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