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市一名高二的男學生阿志(化名),因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以及環境極不適應,轉學後情形更加嚴重,甚至出現結束生命來贖罪的念頭,透過網路搜尋自殺方法,意外點入了心理醫師的網頁,經過與醫師的協談與諮詢輔導,學生才打消自殺的念頭,逐漸適應學校,目前仍在持續的追蹤輔導中。醫師提醒,青少年的問題,往往不會讓父母知道﹐家長在與草莓族子女溝通時,應該盡量用同理心的態度,讓孩子有表達及長大的機會,才能避免青少年自殺,造成一生遺憾。
昕晴診所醫師徐宏銘表示,先前阿志即使到了學校,也不停地要求父母將他帶回家,甚至為了逃避進教室而躲在教職員辦公室,成為老師眼中的問題人物,家長對於孩子拒學,無法真正理解,也忍耐到了極限,只剩下憤怒與責罵,更增加孩子壓力。經過協談,才知道阿志拒學的起因,只是一件看來微不足道的事,有一次阿志在上課中將mp3播放機借給同學聽,導致同學被老師發現記過,阿志卻沒有,讓該同學心生不滿抱怨阿志,甚至以「膽小、懦弱」等字眼罵他,往後幾天,只要班上同學在講話,阿志都會認為他們是在講自己的壞話,大家聯合排擠他而不想上學;最後搞成父親發怒、母親抱怨、爺爺失望、家中氣氛很糟糕,阿志認為都是自己的錯,甚至覺得只要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,所有的一切才可以回歸常道。
阿志在家排行老丑A就是唯一的男性,從小就生活在被父母安排好、保護好的環境中,個性容易依賴且沒有主見;一遇到事情時,三代同堂的大家庭,每個長輩都有不同的意見,讓他無所適從,也因為在父母的過度保護限制下,他到高中為止,連一次單獨和朋友出去吃飯的機會也沒有,成了名符其實的草莓族,但卻又常被父親責罵不知獨立自主,在一連串的矛盾情節下,阿志產生對自我的不認同及自卑感,經過協談之後,才發現阿志的壓力及痛苦感受﹐真有可能用自殺來逃避一切問題。
徐宏銘說,有時候父母的「好意」,其實很可能是「限制」,在親子溝通方面,他要給家長以下四點建議:一、要先聽孩子把話說完;二、接受孩子真正的情緒;三、了解孩子話中的意涵;四、要能與孩子共同討論他的決定。
根據統計,青少年自殺的比例,女生是男生的三倍,但是自殺成左漲漱`率,男生卻是女生的五倍,在惠文高中針對台中市高中生所做的調查中發現,當青少年中學階段遇到不快樂時,「向家人傾訴」的選項敬陪末座;徐醫師提醒,為人父母應多加注意,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,家長也應該一同尋求幫助,因為孩子的問題,往往只是反應出家庭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