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由時報 記者魏怡嘉/台北報導】
三軍總醫院針對1000名、平均22歲男性調查指出,大約有5%的男性有過動症的問題,但這些成人可能被以為是躁鬱症、或是憂鬱症治療,在精神科看病多年卻一直未見起色,事實上是忽略了隱藏在憂鬱症、或是躁鬱症表面下的過動問題。
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,之前他曾對3000名大專役男進行調查,所得結果類似,而美國國家社區調查也發現,有4%的民眾有過動症的問題,尤其小孩過動症比例約9%,其中有三分之一會延續到成年人,成人過動症的問題值得重視。
21歲的小威被送醫院急診時,手腕的傷口還流著血,縫合手術後氣憤地訴說,家長、同學都不了解自己,加上父親無情的指責,他已經受夠了。
事實上,兩年前小威即被醫師診斷有躁鬱症,治療後雖然情緒逐漸穩定,但是他的人際關係始終不好,也常忘東忘西。到了三總就醫後,小威重新檢視自己衝動情緒化的個性,才發現自己從小就是過動兒。經過治療後,小威開始對於生活細節能夠一一釐清,也較有耐心持續與人互動,或聽人說話,現在他有信心按著每個計畫的步驟完成事情,生活變得輕鬆、自在許多。
葉啟斌指出,成人過動症的症狀包括常常做事3分鐘熱度,或丟三落四瞎忙一場,人格特質傾向自我中心、講話直衝,有酒後駕車及超速的危險行為,由於成就感低落、人際關係不好,進而產生憂鬱、焦慮及躁鬱症狀,有的人則是待在家中,無法出門上學或上班。
葉啟斌進一步表示,成人過動症的治療,需要加以控制環境,生活環境最好避免不必要,以及與工作無關的事物,例如無意義上網等活動,更要利用筆記本、PDA 等記下生活所需,培養按計畫行事的習慣,而成人過動症者也常需要旁人的體諒、包容與鼓勵。
引自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213/78/1ee2b.html